找到相关内容1074篇,用时1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的和平使命

    日本中国观音灵场会顾问、前任会长坪井全广  在日本有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佛教最大的作用在于形成了以中国佛教为核心的中国佛教文化圈。  佛教于538年传入日本。在日本,原有的宗教——神道也同中国的儒教、道教一样渗透于民众之中。然而,日本的神道与佛教并没有相互排斥,反而是迅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日本独特的神佛合一的思想,并逐渐在日本传播开来。  圣德太子本身也是深深皈依于佛教,他在宪法的17条第二中...

    坪井全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05239345.html
  • 南朝佛教史传的成就与意义(提要)

    第二《过去之中国史学界》)而与佛教史学有密切关联者更有三事。一是南北分裂,引起人对于边疆、特别是西北边少数族和异域诸国情况包括历史状况的重视;二是地理之学得到突出发展,佛教发源之地的外国史地自然也是...

    孙昌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5241425.html
  • 商羯罗研究

    ;同时指出,导师是接受了这种明知的,实际上他就是在讲述获得解脱的手段,也即教导有关梵的知识。可以把散文篇看作是以不二论学派的教师为对象的指导教科书。特别在散文篇的第二中,商羯罗的哲学思想表现得非常...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0952365.html
  • 《楞严经》疑伪之研究

    的检讨”、“材料选择与应用”、“研究方法与步骤”(下面再分“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章节安排与每章节的特色”)、”全文摘要”及“关键词词”。  第二“本经源流与传译”中分成九小节来讨论。这九小节中每节都...疑”、“梵本有无之疑”、“经文译本之考”。本章大致皆以文献史料为据,间接考证其时间、地点、年代的前后关系。以获得《楞严经》传译更多及更正确的讯息。  第三主要是处理《楞严》经文义理之真伪,名为“经义...

    陈由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82453049.html
  • 《西藏生死书》的启示

    个人的兴趣和临床工作的需要,阅读了许多已经出版的生死书。 拿到《西藏生死书》,没有马上阅读。并不是没兴趣看它,而是摆脱不了自己的烦躁。勉强看到第二,提到「动的惰性」,索甲仁波切说:「我们的生活似乎在...这种「做」的功夫,特别是将放松等同于效率的吊诡思考。我会建议他们读这本书的:不过,就算他们嗤之以鼻,我想自己也不会在意。毕竟,自己在更年轻时,也曾如此自信过。 索甲仁波切在书的最后一,自述这本书的...

    王浩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01554864.html
  • 法藏之法界缘起思想研究

    南北朝及隋时代的华严弘传,(5)华严与地论、摄论、起信论,(6)唐代华严教学形成与法藏。  第二华严经与法藏。第一节华严经的立场与组织;第二节“华严经”要品的解释,(1)教起因缘,(2)分科,(3)...性;第二节缘起因门六义法;第三节十玄缘起无碍法,(1)十玄缘起的意义,(2)新古十玄的形成与异同,(3)十玄缘起的义理解说(探玄记十门次序),(4)十义;第四节六相圆融。  第七章法藏的金狮子释义。...

    李世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73955835.html
  • 北传佛教戒律之研究

    中国北传佛教戒律的发展演变 16-21   第二 北传佛教戒律的基本理论与实行方法 21-31   一、 基本理论 21-24   二、 实行方法 24-27   三、 “实践”戒律、戒律的“重要性”与“不执”戒律的问题 27-31   第三 北传佛教戒律的作用 31-50   一、 戒律与佛法修习 31-34   二、 戒律与佛教兴衰 34-37   三、 戒律与人生道德 37-40   ...

    黎文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41756362.html
  • 佛教在宗教中的独立性

    神教的特征。如古埃及,善神为奥息里斯,恶神为沙特;古印度,有昼间之神因陀罗与夜间及邪恶之神韦陀罗;马达加斯加,善神为占和尔,恶神为尼殃(圣严《比较宗教学》第二)。   在各种宗教中,被认为是最高而又...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1856514.html
  • 《敦煌通俗诗》考论

    和精神生活,提供一个重要的数据。  本论文凡分七,分述如下:  第一章绪论:说明研究动机﹑资料来源及研究范围与方法。  第二敦煌通俗诗的定义与渊源:探讨敦煌通俗诗的定义与渊源。  第三敦煌通俗诗的题材:依据敦煌通俗诗的题材,详加考究,并阐述内容。  第四敦煌俗诗的思想:就以敦煌通俗诗的题材中有关佛教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加以略述,证明敦煌虽僻处边陲,和其百姓的思想。  第五敦煌通俗诗...

    宋二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91756579.html
  • 苏轼禅诗研究

    佛禅,故其诗作大多表现人生如梦、万法平等、乐观旷达等与禅学有关之内容,在艺术风格上则展现出清新自然、平淡幽之特色。  本论文共分七,第一章绪论,论述苏轼禅诗的研究现况及笔者所使用之研究方法。  第二论述未代文风与思潮,以未代禅学流行的原因为中心,论述儒、释、道三家合流的情形。  第三分析苏轼习佛之原因、佛教思想对苏轼的影响:诸如苏家人信佛的情形、个人的人生经历以及与释界交游中,促使他习佛的因素...

    朴永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01556645.html